汇佳网为您带来《宝宝荨麻疹怎么办(孩子全身荨麻疹怎么办)》,本文围绕宝宝荨麻疹怎么办展开分析,讲述了关于宝宝荨麻疹怎么办相关的内容,希望您能在本文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荨麻疹是一种以风团、血管性水肿或两者同时发生为特征的疾病。根据荨麻疹的持续时间可分为急性荨麻疹(≤6周)和慢性荨麻疹(>6周,CU)。CU根据诱因可分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和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IU)。CU在儿科人群中患病率接近1.8%,CSU约占总CU的80%~90%。几乎一半的儿童的CSU涉及自身免疫机制。临床治疗指南指出,CSU在发病第1年内缓解率为10%~32%,第3年,缓解率为31%~54%,第5年缓解率为38%~72%。
2021年发表的最新的荨麻疹国际指南推荐第二代H1抗组胺药作为所有类型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对标准剂量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增加到四倍剂量。然而,在中国近1/3的CSU患者即使在较高剂量下也对第二代H1抗组胺药效果差,对于这类患者,建议使用奥马珠单抗。
CU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瘙痒、疼痛和肿胀常常导致不足,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本文参考近几年指南对儿童荨麻疹诊疗做一总结。
01临床特征
荨麻疹可表现为风团,伴或不伴有血管性水肿。风团是瘙痒性、粉红色或苍白的浅表真皮肿胀,其周围有红晕。单个风团在24h内快速地出现消退。血管性水肿常发生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或黏膜下组织。受累的部位颜色正常或呈淡粉色,自觉疼痛而非瘙痒,边界更模糊,通常持续2~3d。自发性荨麻疹即风团自发而无外部因素的刺激,可分为急性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诱导性荨麻疹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慢性荨麻疹。根据明确的病史,相对容易诊断。根据诱发因素可分为寒冷、热、胆碱能、皮肤划痕症、日光、振动和水源性荨麻疹等亚型,见表1。风团持续数小时后消退,无炎症细胞浸润。但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可以持续近24h,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02发病机制
荨麻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主要由皮肤肥大细胞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肥大细胞脱颗粒引起组胺、蛋白酶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产生血小板激活因子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如前列腺素(PG)D2和白三烯(LT)C4、D4和E4等。这些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红肿和瘙痒。风团皮损内肥大细胞脱颗,诱导由CD4+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组成的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周围。
03诊断及检查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检查。尽可能寻找病因或诱发因素,排查共病,可能需要进一步血检、物理性或食物激发试验和皮肤活检。
3.1病史
尽可能详尽询问病史,包括病程、发作频率、皮损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物理因素、运动、食物、药物、感染和压力等诱发因素、伴随的其他疾病、诊疗经过、药物的不良反应、既往史、家族史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3.2实验室检查
大部分抗组胺药治疗反应良好且症状较轻的慢性荨麻疹通常不需要常规检测。抗组胺药反应欠佳且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行必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超敏蛋白C(CRP)及血沉(在CSU中通常无异常,但在荨麻疹性血管炎中常升高)。怀疑有甲状腺疾病还应进行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高于一般人,提示可能是自身疫性荨麻疹。
04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完全消除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的症状。
首先,如果怀疑任何诱因,则应明确和避免诱因。怀疑药物引起的,应回避可疑药物和/或更换其他种类药物。慢性诱导性荨麻疹应寻找物理诱因。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可能与炎症或感染性疾病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口腔或耳鼻喉感染灶,如明确感染诱因,应积极控制感染。压力、创伤、极端温度、体力消耗、感染、药物、手术等都曾报道为可能的诱因。针对诱因需要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可个体化治疗慢性荨麻疹。如不能发现诱因,则需对症用药。
国内外的指南均推荐第二代H1抗组胺药作为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H1抗组胺药应服用1~2周,如果有效,应每3~6个月重新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服用。表2列出了获准用于儿科的第二代H1拮抗剂。不建议使用第一代H1抗组胺药。它们对H1受体的选择性很差,很容易穿过血脑屏障,从而比第二代H1抗组胺药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包括镇静、口干、头痛、视力模糊、青光眼、尿潴留等。
慢性荨麻疹指南正式建议在12岁以上的儿童中,如果标准剂量的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不能充分控制CU,在评估风险效益比后,建议将每日剂量(通过增加给药频率)增加4倍。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考虑到在大型对照研究中已证明将第二代H1抗组胺药的每日剂量加倍是安全的,可以评估增加剂量。虽然没有证据表明第二代H1抗组胺药之间疗效存在临床差异,但对于无反应的患者,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1年最新发表的国际指南中奥马珠单抗被作为二线治疗方案,必要时可以增加奥马珠单抗的剂量或者缩短给药间隔。一般来说,如果在6次注射后没有反应,大多数医生会考虑给该患者使用环孢素。对于儿童,建议采用与成人相同的一线治疗和增加剂量(调整体重和年龄)。当第二代H1抗组胺药不能充分控制CU时,建议对于≥12岁的CSU患者使用奥马珠单抗。奥马珠单抗是人源性抗Ig E单克隆抗体,已被证明在治疗CSU方面非常有效和安全。尽管CSU治疗效果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FDA已批准≥12岁患者每4周皮下注射150mg或300mg。
中国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对于<3岁儿童,建议使用75~150mg/4周,连续6个月;对于3~6岁的患儿,建议使用75~150mg/4周,疗程6~12个月;对于年龄在6~12岁的患者,建议使用150~300mg/4周,疗程为6~12个月。同时建议达到完全控制的CSU患者在考虑停止治疗之前,继续接受奥马珠单抗治疗6~12个月。对于接受6~12个月治疗的完全控制CSU患者,建议采取停药策略,首先每4周将剂量减少至150mg,然后,如果保持完全控制,则剂量间隔增加至每8~12周。
在奥马珠单抗逐渐减少期间,患者的CSU不能完全控制,应恢复有效的奥马珠单抗剂量和治疗间隔,并在完全控制3个月后重新评估。当第二代H1抗组胺药和奥马珠单抗联合应用不足以控制CSU或患者无法使用奥马珠单抗时,则应每天服用环孢素3.5~5mg/kg。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如肾损害、高血压、高血钾、多毛、不可逆转的牙龈增生等,不推荐该药物作为标准治疗。对于急性荨麻疹和CSU的急性加重,短期口服皮质类固醇程/活动性。
05总结
目前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主要是基于成人研究,然后再推及儿童。诊断主要仍然依赖于儿童和成人的详细病史。除非治疗后症状没有缓解,或病史显示有潜在的疾病,否则不建议进行广泛的实验室筛查。如果使用抗组胺药后症状没有改善,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可能有一定疗效。然而仍有一些患者的症状难以控制。慢性荨麻疹严重影响了许多儿童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为儿童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卉, 姚志荣. 儿童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和诊治进展[J]. 皮肤科学通报, 2019, 36(6):7-9.
[2]谢琪, 阎兆君, 赵兴友,等. 儿童荨麻疹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J]. 中医儿科杂志, 2019(1):4-10
[3]张小艳,钱华.儿童慢性荨麻疹诊疗进展[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02):110-114+3.
撰文:梅斯医学
编辑:一颗橙子
声明:本文转载,仅用于学习交流,非营利性目的,喜欢本文章可以关注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宝宝荨麻疹怎么办(孩子全身荨麻疹怎么办)》来自网络,本文围绕宝宝荨麻疹怎么办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仅作参考。